跳到主要内容

2

言荡除妄念道者,是三五十五种觉受显现。故外分脉刺痛等,或憎嫌等善恶相间发生,则于十五种内与何系属,自身中脉及文字、菩提、心、风等缘起和合故发生,此是所显现发生相。了解则依此不怖畏,贪著不发生。此中脉刺者唯一处,不定,随身肢处动转,此十五种生时,非依次生,云何生则不定也。

言断染着者,依明见说。

言风回缘起者,由出入风上时,外见烟相等。二、见相缘起者,于六趣脉内风何处入,则见此相。

言诸念前道者,若妄念散乱,则暖相发生相。

言众相差别等持者,第一主处现分;第二主处妄念自生,烦恼自生,空廓自生,现空自生;第三、第四处各各初喜、上喜并六智等,是七种广说者,下文明说。又说净瓶主空风等是三种,密主空廓自在等是四种,依第三、第四主离喜有念。三、自体双融者,是阴阳双融,依喜乐则时中应双融。

言依次非次者,或过去世中若有因,则依三种暖发生者亦有。言所依者,取佛之身语意三为所依。

言乐超者,谓善逝也。依于四主而说四种乐超。乐者道,超者超出,亦是了解义;又乐超是所证。

言依阴母空宫者,谓末遏。

言假三和合者,谓阴阳二脉、二风、二菩提心等和合者是。

言四相合者,如二根和合,四种相合者是。

言三解脱门者,依三脉系属,下文说也。

言佛顶髻不能见。

言身边一切处者,佛身者一切诸法处普遍。

言语密不思议者,大目犍连48、大目犍连: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称为神通第一。等。

言内外缘起者,外缘起三身无异,佛处不定时受主者是。内缘起者,谓四种超入等,后文第三卷内说。若依时分微分说,则下文第四卷说。五缘起内,内外二种符契非真,此取随分义。

言由本识相续者,不二体上说。

言初总位因本续者,一、总位因本续,二、身方便,三、大手印。果本续或依别本续等。夫此三本续位者,依因、道、果三种说,则是于同体(因道果)本来具故说。若本来具故说,则是位依此为性,因道修则亦是(身)方便。又说往昔本具五身,能现是能显名句文,故是能说,此等显性身现时成果,故名果本续(或大手印,或身语意金刚)。又说总位因49、总位因:即本书《含藏因续记文》所称之“含藏”,能依、所依均总存其内,可参看该篇。本续者,谓能依、所依四法总位。此处说因本续,或说根本本续轮圆一切诸法种子,及因依此而住故。若唯说总位识,则所依一种缘起和合于身,名方便本续,或云能说本续,或说身语意三尽是金刚也,余者后广说。则言根本本续能说本续者,如五十一品,是能显及所说,故名根本本续;空行及边行,合口明点本续等,是能显能说,故是能说本续;因缘和合,所依身方便续中解,故亦名能说本续;总位因本续者,解了所证,故名根本本续。

言一切如来者,依此四50、四:身脉、语字、界菩提(意念)、智风(真心)。,后能证四身金刚,故名金刚;又说一切有情,皆是勇识、勇母,故说言身语意真金刚者,身金刚及语、意、真心金刚等,是依四种证四身18、四身:佛所具的化身、报身、法身、真如身。。故此中意者是菩提心。

言住于德母者,乃随分句不应取,或云法界智。

言智风者,若意金刚菩提心,粗者为父母赤白种,能成此身者是;若依细者,已成身内界,证净菩提心、明点。菩提心如芥子许满者是,此说粗者所。后所依细分彻指。

言光割利者,乃野鹁鸽。

言禽颈者,禽颈、海、日光等,此三具足,如菩提心者无于所喻,故喻此。

言纯真金刚者,是入息细者,是主者智风,此者最极微细智风,所騋马能动身语意故。

言主宰厮等者是智风。

言依对法中者,依因自性乘,三乘处共说有能、所,故名对法。

言前四所依者身、语、意真性并风等四是。

言成无前后者,所依、能依互不舍,故名共住;所依者是身、语、意真性并风等四,是言成无前后者,所依、能依互不舍故,名共住,所依者是身、语、意、真心、风等,能依者是总位识等五种,是前四种所依,各各觉受分者能依故,或说成五。

言若遇胜缘者,是四主、四道成故。

言因持金刚者,因持金刚由不断,故果位不断者有何说?十地已上三地者无喻地、广大地、金刚地等是。

言圆寂之道者,外道者无修圆寂之心,依入定处说。

言始自下劣者,谓小乘;夫舍烦恼及变烦恼有二种,内因乘者乐舍烦恼,果乘者转烦恼,故所乐总位因本续。此等现证果位,故二显与彼系属者,是广中略三,中依中义。

言于五空行者金刚空行等,五空行母,下文广说。

言所依五种者,谓五佛种,不动是杵,宝生珠,无量寿莲,有义成就51、有义成就:即不空成就佛作行,众明主52、众明主:即毗卢遮那佛。如来种等是。若依三种说,则众明主、有义成就身种不动,宝生是意种,无量是语种。成宝生者三种共同说,非正理;金刚勇识者乃不动种,种有义成就者,三种内共摄;又宝生者亦身种内摄。

言或如种住者如种子,取为因分也。

言总位因本续者是第八识53、第八识:梵语为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见《道果延晖集》注95、96,依此识成轮圆根本故。

言摄明母者,能生俱生54、俱生:俱生喜、俱生智。、了解喜智故明母;又明母者,受密主时及后二主时,资等阴母是,本自左边而处一住居住,故名双也。

言中尊五佛者,若摄集种,则依形噜割55、形噜割:本书常又写作兮噜葛,乃金刚本尊持金刚。处具足说。

言中尊同一位者,上师与手印同一住。

言三上主者,密、慧、真性等三主是。

言置一处者,依何本续,未曾分别。

言此则通论者,初说正觉座等者,喜乐、集轮、萨谋怛、密集本续等而共同说。

言若依别配,则大祗依集轮中阴六佛内四佛随分也。

言上乐轮者,不说大乐轮是集轮本续名。

言依方便本续者说阳56、阳:乃指五佛自性之“心阳”。,胜慧本续者依阴57、阴:乃指空行自性之“风阴”。说。

言四门四隅58、四门四隅:四门为四方;四隅为两方之间。本句可参见《身中围事相观》,怒母安住于八面。者,乃怒母故。夫五轮六十二佛,若纂集则亦成三座,由如宫殿等也。若三座不全,则不成中围,故不得主戒;依方便本续密集中,执门忿怒等亦是现座。

言喜乐九佛是海生师所说求修。若本来喜乐四佛内说,则八百十六臂者是大乐身,一面二臂者是法身,三面四臂者报身,三面六臂者是化身,余外共观。此中一面二臂依法身说,则离于能所而显。

问曰:余三佛是共观,则不成九佛,成于菩萨?

答曰:若无阳佛随于阴母,则共成九;若依理,则是十佛,中尊佛等尽是不动佛等性,八天母是者屹呜哩唧呜哩折斡哩遏悉麻哩密怛哩布葛西赞捺哩那密你无我母59、无我母:即金刚无我佛母,见《授修习敕轨》注12。、钩鏁母、亥母60、亥母:金刚亥母,藏文名为“多吉帕姆”,意为金刚母猪,藏密的本尊神,头现猪形,女身,为胜乐金刚的明妃。其像为与胜乐金刚相抱,其身有红色或黄色;有八臂者,诸手执各种法器;有两臂者,手无执物。等三者,与中尊佛而相配。

言四形噜葛者,八面十八臂、三面六臂、一面二臂、一面四臂等,是依此四,故有四中围;皆是意种不动,故皆青黑也。

言亥母者,一面二臂亦共,又依余四种,则有四喜乐金刚61、喜乐金刚:又名欢喜金刚,藏文名“杰巴多吉”,又称饮血金刚。八面十六臂,主臂抱“无我母”(见注59),共置莲花座上。手皆托头器,内盛神物,右手托物为白象、青鹿、青驴、红牛、灰驼、红人、青狮、齿猫,左手托物为黄天地、白水神、红火神、青风神、白日天、青狱帝、黄施财。胯下挂骷髅,足踏三仰卧人,以表示威猛。,皆是八面十六臂,色相者随种而说。

言钩鏁母者有二,三面六臂、一面四臂之共观。

言无我母者,与八面十六臂佛之共观。

言忿怒摄入等者,中围内忿怒等召请智佛,是摄中围内而入,故名入;此二佛不二,故名结;为不二,故或成自在;此中等者,师曰:依摄入结主等者,随众生机根而有。

言摄入者,依喜金刚八天母并集轮八天母等摄入并主等,故成忿怒等。

言内净六处者,八天母中除二云何?

除仪则大喜乐中说。又说六处者,是六菩萨净于六境故,是色金刚天母等,乃共同义。又噜余巴中说六处六菩萨等,各各语中说此中六菩萨六天母等名号,明显而说应知。

夫依喜乐九佛,说三座具足受名号主仪者,虽无五轮,则八叶莲上中喜金刚,四方叶上四天母,其五佛者,依五佛例而说,宝珠落于何处,依此出大喜乐金刚宝珠、金刚名等。四隅叶上天母等摄在前五佛中大喜乐内,说二种净仪。若依世俗谛了解,是佛等;若依胜义谛,则了悟是法性。

言彼师悟解真性者,此真性不依真如之义,自身中本有百五十七佛处说。又受生已后,五蕴即五正觉,令了解此,悟解清净,了达作行。

于二种内悟解清净者,往昔本自五蕴即五佛之自性,故应令了解;此中脉分发毛、爪齿等是自性,箭鬘火焰等皆是能拥护者,应悟解了达。

作行者是三清净。念咒令空,空中字种等变如是增长等是。

言一味者,独一佛处说;依此一佛,应想三座即成;若彩画则三座具足,应画何耶?中围像仪令全故。

言五蕴之自性者,依体性而说,不说真性。

言当此悟六根者,是众明主佛自性;此处别说,则云何菩萨耶?此别应知,想佛菩萨伴绕等者,于资心中令吉祥故。

言当以悟五大者,五大者是能观、所观境。其明母者,亦是取受用故,由此为于伴绕。师曰:五者,此即是五大。

言五智者即五佛。

言使吉祥者,菩萨慈悲,与他亦吉祥。

言起四无量者,空行母、辣麻母、头生母、具色母四者与四无量而相配。又余处说,此佛等处亦有四无量故,喻明母等。

言即成奉供者,依此佛,余处供养,故说。

言手执浪希恒者,若执鱼,则不知器本自手内执持,自所住处住居上,故属中围佛数。

或若执五药器是自手印,不执浪希怛鱼,亦不处自处所作供养,故成供养天母。

言是中围佛者,此屹呜哩者,属中围佛教内数目内说,是本中围佛内难说。今现说佛者由中围内住,故借指说。

言余三主三座者,密主者同师及师母等,于自身中布;后二主者于资阴阳身中具足。想三座时,师依仪轨,应说于师身中具足,想三座时者非也。西番文上现有与此不同,应知受第四主处所依胜义空中围者,于资身心及受第三主阴母处,应想三座有何?所以第三主中所觉受者,是第四主指示机表故。

言猛母作三座者,阴阳身中理实三座具足义者,前独一佛处,依三座仪式说。

言净瓶主正体者,且依后四主故,此七说正体。

言末主者,末后受故。

夫净瓶者,一、水主系属不动,二、法冠主系属宝生,三、杵主系属无量光,四、铃主系属有义成就,五、名号主系属众明主。

问:云何净瓶五主耶?

答:所净五蕴及五烦恼,能净五智及五种等自性,名显摄受成五。此者识蕴属不动,能治嗔恚;依识蕴,心水能净,故以水主沐浴,摄受成大圆镜智、不动佛自在性。受蕴属宝生,治我慢障;由受蕴净,故顶置宝冠,衣平等性智,宝生自性而令摄受。想蕴属无量寿,乃莲花种,治贪欲障;由想蕴净,故手内与杵,妙观察智,依无量光而令摄受。行蕴属有义成就,治嫉妬障,故而手持铃,是成所作智,依有义成就而令摄受。色蕴属众明主,治愚痴障;故与名号主具清净法界智,依众明主而令摄受。

第六正觉主者是金刚勇识名,此者由净三业,故赐与三种记句:一、身记句,应起金刚勇识,白色,一面二臂,我慢。二、语记句,赐与铃。三、意记句,赐与杵。手执铃杵,作交抱时,师曰:于时中不离我慢,与一切有情应作利益。

第七瓶主者,乃金刚师主,恒常坚固而令止住故。

又复灌顶,犹如庆贺,名共、别取。若依赐敕主者,广演妙法;赐记句敕者密名是何?后于何世界中成佛?最初出何密名者是云何?金刚如来、应供、正遍智等,应演十号62、如来、应供、正遍智、明行足、世间尊、明行足、无上士、调御丈夫、佛、世尊。如来的意义是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应供的意义是应受人天供养。正遍智(又名正遍知)的意义是真正普遍地知道一切法。,微分授记也。又如远离恶趣,应令止息而庆贺,此乃集轮中受主共名号。若别说,则是明解主及金刚师主,遮于不解无明,发了解智。此者谓于资处指示,令解五蕴即五佛自性,令发生;五者明解中摄受,后者师主中摄。

言水等五主者,水主者依净水灌顶故,能净识蕴成不动佛。由此依此佛求修等皆可作,余者依此应知。第二依法冠主,能净受蕴,依宝生佛而令受主。第三依杵主故,能净想蕴,是无量寿佛主戒。第四受铃主,故能净行蕴,得有义成就佛主戒。第五由受名号主戒故,能净色蕴,得众明主佛戒;名号主者佛赐与佛名,出名号者,余文可知。

言依自密名者,与色而令相应,本来出名处者,于色蕴上应说。又说依所净、能净五烦恼等,则此第一卷末后文中而说。

应知第六主者,汝之五蕴成五正觉,汝现即是胜势持金刚也,如此而摄受之,此者五蕴等共同所净仪。

问曰:第一水主与第七主有何别耶?

答曰:虽然与净瓶系属,则此瓶主者与前六要令坚固故。

言坚固者,弃入行净瓶等及前五种念珠,及佛手印、璎珞等十六种,与资手印内时,汝者是佛而坚固。

问曰:依法冠主等,云何摄在净瓶耶?

答曰:余法冠者主等依瓶摄受,故同共说净瓶主,后四者与净瓶后行,故名末主。此十一主中前七是自利主,后名主等四是利他主。

问曰:转法轮主63、转法轮主:指赐敕主,得“微分授记”。者属利他者是,余三者云何说利他耶?

答曰:受主之时,师于资处由赐转法轮敕故,密名受记,汝亦得由此转法故,离于恶趣;由转此法轮故,息欢悦而庆幸。

问曰:前说共净所依,何耶?

答曰:五盖烦恼64、五盖烦恼:盖即为烦恼,因其能盖覆心性,使不生善法,合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五种而称五盖。各断一种故,此则名别,此五共同说故;依第六主而能净;又说密名者依密藏说。

言后方受三上主戒者,瓶主已后,何时受则不是?若当夜尽受,则成法师曰:末主四者,末后随分受故,四主各各别说别配者非也。若依呤迦上师说,次第则为金刚上师故,与转法轮敕相合。

言受金刚师主者,后三中围处与敕殊胜主等三中各各而相配,有义应思。

言菩提心中围者,于一明点处五大65、五大:地、水、火、风、空,乃指五空行宫中五佛母象征之。等全故,依理应说三藏也。

言密主分五者,由语密故,记主依语而相配三种妄念,开于上品,由成三故,共说是五种。

言资有微薄等者,约成上师说,则有下品妄念者,于得尊阳处,杵尖上取;若中品者,阴母处取;与此说相同。又说受密主等仪,本自离于无疑惑心。

言中品者,此于疑惑时说。

言上品妄念者,有疑惑真智阴阳处,现有菩提心等处,现所依者非也。言自心解脱者,心无劣弱,不生疑惑处说是后三品。又说解释前二种,依空乐说,此者依解脱道而说。

言此亦有三者,此妄念上品处说。

言妄念,上品处说。

言妄念重者,此后二则此轻。

言鱼鳃者,以净器中盛而令饮。

言又妄念倍者,望后此是轻。

言“拽啰辣斡”者,地水火风四脉内自性所成轮,体内右旋而住,乃四大字种,十六脉内各四者,非于集轮中四脉上布哑何易易;四轮字种外十二脉上布十二字与不同。此十六字者,尽外而布。

言充满诸脉者,菩提心满处说。

言八十种妄念66、八十种妄念:见《道果延晖集》。者,此等于脉内文字处有处属,能净语业,依贪相应四十,依嗔三十七,依痴七种,共是八十四内,依大数说,则成八十种。依密集成入五次第内说,前得名时证三十种名,由证七种大名之时,四十种妄念灭。

言施喜施宫者,乃上师明母现施密宫。

言觉受俱生者,或云俱生乐。

言胜义真空中围者,依粗中围67、粗中围:即《身中围事相观》中所述“粗分”内容。说,则受生座68、受生座:指左中右三脉交会处。上画一空三角者,是或末遏中围69、末遏中围:即语字婆伽中围。内想空三角亦可。

言诵此真智者,指于第三主处所得,此处应说于风。此说真智者,依所依风上而说。

言第三主者,依空乐微少觉受70、空乐微少觉受:即少空乐宗,见《道果延晖集》注33。说。

言真实住于者,一切有情(智风)身中实安住也。

言二与无二者,现有诸法二有及二无相等一切诸法自体是也,是云何耶?

依世俗谛,能观、所观二是;又言无二者是无体,离于能、所,与前指是句主明显故,名义主于第四主处说于四主名号。此中说觉受者,大祇第三主处说俱生四喜智71、第三主处说俱生四喜智:即由密灌获四喜,第四喜即俱生喜,见《道果延晖集》。

言有体、无体自性尊者,依有体性及无体法等上自性为尊。

言幻化者是有漏。

言中围轮者,是与阴母72、阴母:指“风”。俱入也。又轮者,不变义。

言见解曾进者,前三主处见解者依如是义而精进。

言身语齐等者,身双融,语念真心亲心等咒竟,所乐齐等内,今义者随分而说。

言后界集时者,依加行位最后时也。